按栏目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元四家题画诗研究
作者: 陈玉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四家   比较研究   题画诗  
描述: 元代对汉族文人的不重视,造成了元代士人对政治的旁观者心态。政治的不幸反而成就了元代文化艺术的辉煌,其中元代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以绘画为基本素材的题画诗创作在其引领下,同样繁荣一片。作为元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群体元四家,传统研究多集中在他们的绘画技法、艺术及成就上,而他们的文学成就特别是题画诗却没有
全文:元代对汉族文人的不重视,造成了元代士人对政治的旁观者心态。政治的不幸反而成就了元代文化艺术的辉煌,其中元代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以绘画为基本素材的题画诗创作在其引领下,同样繁荣一片。作为元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群体元四家,传统研究多集中在他们的绘画技法、艺术及成就上,而他们的文学成就特别是题画诗却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笔者通过翻阅元明清文献,拟从元代文化的角度将四家题画诗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探索在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四家的生活经历、人生观、文化性格是怎样作用于其题画诗创作的。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绪论介绍中国古代诗画关系的发展和元代题画诗发展现状。紧跟其后的第一部分,概述四家生平事迹和题画诗著录情况。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元四家题画诗创作的文化艺术环境,包括三方面:隐逸之风的盛行带来的元四家题画诗对“幼舆丘壑”这个诗画艺术母题的继承;元四家诗画交流及当时风行的文人雅集对四家题画诗创作起到一个怎样的影响。第三部分着重探讨元四家题画诗的创作主题。由于元代社会归隐成风、道教盛行、文人游访频繁,所以元四家题画诗的主题与之对应有隐逸、仙道、酬赠之类,在表现这些主题时,四家因为个人经历、气质、性格不同,而意蕴有别。第四部分重点比较四家题画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诗体、叠字、用典和意象上。诗体运用既体现了元诗的艺术,又反映了元诗艺术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必然性。叠字运用突出题画诗基于绘画的特质,具象化其描物写人的基本特点。用典和意象则是最能体现四家文艺气质和文学特点的地方。传统研究或专注于个体研究,或以画为主体,诗歌处于附属地位。笔者基于文学视角,在群体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在当时社会大环境下四家题画诗表现出的共同特征,这其中又由于四人素养和生活道路的差异,造成四家题画诗同中有异的特点,而这才真正显示了文学创作的魅力。
大众文艺
作者: 王彦超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文人画理论   元代绘画   题画诗  
描述: 从黄公望的一首题画诗分析兴起于宋代的文人画理论对元代画家绘画创作及艺术思想的影响。兴盛于北宋的文人画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包括写意不写形,书法入画等,这对于元代的书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全文:从黄公望的一首题画诗分析兴起于宋代的文人画理论对元代画家绘画创作及艺术思想的影响。兴盛于北宋的文人画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包括写意不写形,书法入画等,这对于元代的书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山水论画诗类选
作者: 陈洙龙   来源: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研究   中国   题画诗  
描述: 山水论画诗类选
四王题画诗
作者: 汪放   张炎中辑注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清前期   中国   诗集   题画诗  
描述: 四王题画诗
“元画四大家”题画诗研究
作者: 徐翔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蒙   倪瓒   元画四大家   吴镇   黄公望   题画诗  
描述: 元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元画四大家”(作者注:指元代画家倪瓒、吴镇、黄公望、王蒙)的创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与此同时,这四位画家创作的大量题画诗,为推动题画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诗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发展了画上题诗这一艺术形式,又为诗歌类型注入新的元素
全文:元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元画四大家”(作者注:指元代画家倪瓒、吴镇、黄公望、王蒙)的创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与此同时,这四位画家创作的大量题画诗,为推动题画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诗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发展了画上题诗这一艺术形式,又为诗歌类型注入新的元素。本文主要对“元画四大家”分而论之,以其题画诗创作的特色为主线,兼论四人同异性,以求引起其他研究者对“元画四大家”题画诗艺术的关注。本文的主要架构是,开篇概述“元画四大家”及其作品和题画诗的概念及其形成发展过程,为正文部分作基础性铺垫。后面分述倪瓒和黄公望、吴镇、王蒙,其中,考虑到倪瓒留存诗歌较多和在诗史上地位的重要性,将其单列一章。在分析每一位画家的时候,基本按生平简介——诗画分析——风格特点的思路进行展开,兼以四人之间以及和其他诗人、画家的对比,在同异之中显示“元画四大家”的创作个性,挖掘他们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和意义。对于倪瓒,本文就所搜集到的他的题画诗作品按形式进行了分类,并找出倪瓒在创作不同形式的诗歌时所体现出的倾向性,得出倪瓒重形式感的结论。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倪瓒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倪瓒是一介隐者,生性高洁,性格也能在其诗中鲜明的反映出来,他喜欢使用淡而清的意象,整个诗歌的意境透着孤寂和萧索之感,有一股逸气蒸腾其中。在考察倪瓒诗歌意境时,与陶渊明诗歌风格联系在了一起,并将二人做了共性和差异性的比照阅读,找出二人的联系。除此以外,本文还论述了倪瓒题画诗歌中的画面感和音乐感,从多角度考察倪瓒题画诗风格特色。对于其他三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和王蒙,三人存诗量略少,故本文基本以小窥大,从现存诗歌出发,进行总结并归纳出诗歌的风格特色,基本从诗歌形式、语言文字、意象、意境的几个层面进行分析。黄公望诗歌温暖明快,直抒胸臆的居多;吴镇诗歌大致分为三类:山林诗、渔隐诗和题竹诗,三类型诗歌各具特色;至于王蒙,喜欢借题诗咏古叹今,颇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三人诗歌各具特色,都值得学术界加以更深一步的关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企明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石洲诗话》   美学特征   司马相如   画家   翁方纲   元代文人   绝句   艺术特征   黄公望   题画诗  
描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广娄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统治者   紫阳   吴镇   蒙古   黄公望   松江   题画诗   春秋战国   民族意识   苏州  
描述: 黄公望,宁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平江(今苏州)人,原姓陆,螟蛉温州黄氏为子。曾做过小吏,因获罪身遭监禁,出狱绝意仕途,放浪江湖,且一度卖卜为生,来往于虞山、松江、西湖、富春间,以诗画终其一生。黄公望生于南宋成淳五年(1269),卒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元四家”中,以他年龄最长。他与其
全文: 黄公望,宁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平江(今苏州)人,原姓陆,螟蛉温州黄氏为子。曾做过小吏,因获罪身遭监禁,出狱绝意仕途,放浪江湖,且一度卖卜为生,来往于虞山、松江、西湖、富春间,以诗画终其一生。黄公望生于南宋成淳五年(1269),卒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元四家”中,以他年龄最长。他与其他三家的吴镇、倪瓒、王蒙都有交往;与倪、王且有合作和题画诗文往来,与吴镇来往较少,但他八十一岁时,在松江曾题过吴镇的一幅墨菜图,文曰:
江海学刊
作者: 王同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批评意见   不可重复性   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   郑板桥   艺术创作   中国文人画   艺术影响   《清史列传》   题画诗  
描述:
四川文物
作者: 赵川荣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鹰石   荷梗   臧三耳   八大山人   荷花   艺术形象   绘画   国破   黄公望   题画诗  
描述: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号雪个、个山驴、人屋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约生于明嘉宗天启四年(1624),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大山人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的年代。明亡后,削发为僧,是个愤世嫉俗的人。 八大山人的绘画深受董其昌影响,又吸收了黄公望的潇散和倪云林的幽澹。在花鸟画
全文:八大山人,姓朱名耷,号雪个、个山驴、人屋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约生于明嘉宗天启四年(1624),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大山人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的年代。明亡后,削发为僧,是个愤世嫉俗的人。 八大山人的绘画深受董其昌影响,又吸收了黄公望的潇散和倪云林的幽澹。在花鸟画上,他继承和发展了林良、沈周、徐渭、陈淳的技法,以简略的构图,刚健柔软的笔法,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倾诉自己的悲愤,寄托亡国的哀痛。
文艺理论与批评
作者: 孔寿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赵充国   诗与画   中国绘画史   绘画艺术   《天问》   中国画   屈原   中国文人画   《楚辞章句》   题画诗  
描述: 论中国的题画诗孔寿山题画诗的定义与范畴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园地里,诗与画是关系最为密切而引人注目的姐妹花,她们两者结合产生的题画诗,更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一支奇葩。题画诗以“有声画”与“无声诗”①相结合,从而与书、画、印融为一体,形成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民...
全文:论中国的题画诗孔寿山题画诗的定义与范畴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园地里,诗与画是关系最为密切而引人注目的姐妹花,她们两者结合产生的题画诗,更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一支奇葩。题画诗以“有声画”与“无声诗”①相结合,从而与书、画、印融为一体,形成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民...
< 1 2
Rss订阅